氢电导变色树脂铁中毒原因分析 SNT-001BS变色树脂使用方法 这是一类带有指示剂功能的强酸性阳树脂,既能与水中的阳离子进行交换反应,又具有明显的变色特性。不仅有明显的变色特性(再生型和失效型分别为玫瑰红色和黄色或蓝色),交换能力也比普通树脂强。主要用于测定蒸汽和凝结水处理混床出水的阳离子电导率,常用于电厂汽轮机内冷水的监测,及电子仪表、食品医药工业等领域。 变色树脂用于测定蒸汽和凝结水处理混床出水的氢电导率时,树脂装于直径50mm的透明交换柱中,水中的阳离子被树脂交换转化成氢离子,大大提高了监测水中阳离子的灵敏度。同时,树脂失效时颜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指示出交换柱的工作状态。 以利于现场的监测。 一、性能指标:SNT-001BS 外观:墨绿色球状颗粒 粒度:(粒径0.45~1.25mm)≥95 交换容量:≥5.10mmol/gd 含水量: 50~60 湿真密度:1.07~1.29g/ml 湿视密度:0.79~0.87g/ml 二、操作条件 : 使用温度:100℃ 小床层深度:300mm 运行流速: 1.0-3.0BV/小时(BV:树脂体积) 三、树脂失效后,可以倒出树脂进行收集,换新树脂继续运行。 多次收集多的树脂可以一起再生。 再生方法: 1、装填好树脂后,通过盐酸溶液浓度为3-5、体积为树脂体积的3-5倍进行再生、 2、再生流速按照0.5-2.0BV/小时。通酸时间为1个小时以上。 3、然后以2-5BV/小时流速用除盐水进行清洗。洗至PH中性为至备用。 4、一般使用量很少、再生时的酸及除盐水人工费,得不偿失。使用单位都是按照一次性的使用。 变色阳离子交换树脂 变色树脂使用范围: 监测和控制给水、凝结水和蒸汽的氢电导率,是保证水汽质量,控制火电厂水汽系统腐蚀结垢的重要手段之一。 由于水汽中氨的浓度、取样流速经常变化,加上机组启停等原因,难以判断H型交换柱何时失效。H型交换柱失效初期,由于少量铵离子穿透,使氢电导率测量值偏低;当H型交换柱失效,大量铵离子透过,氢电导率测量值又偏高。因此,当交换柱失效后引起氢电导率变化时,难以及时判断是水质恶化还是交换柱失效。目前国外采取的解决办法是采用变色阳离子交换树脂,失效层与未失效层颜色不同,可以在H型交换柱失效前及时进行再生处理,可以及时发现水质恶化问题并及时采取解决措施。 氢电导变色树脂铁中毒原因分析树脂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有害杂质(如铁化物、有机物等)的污染,就会发生树脂“中毒"事故。如果不及时采取合理措施使其复苏,就有可能造成树脂失效,甚至报废。树脂“中毒"以铁“中毒"现象较为常见。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谈谈对这种树脂铁“中毒"事故的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
离子交换树脂表面被铁化物覆盖或树脂内部的交换孔道被铁杂质等堵塞,使树脂的工作交换容量和再生交换容量明显降低,但树脂结构无变化,这种现象叫树脂的铁“中毒"。 造成树脂铁“中毒"的原因主要有4方面: ①水源是含铁量高的地下水或被铁污染的地表水; ②进水管道或交换器内部被腐蚀产生了铁化物; ③再生剂中含有铁杂质; ④水中含有大分子有机物。 阳离子交换树脂的铁“中毒"一般只发生在以食盐为再生剂的软化水过程中,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当铁以胶态或悬浮铁化物的形式进入钠离子交换器后,被树脂吸附,并在树脂表面形成一层铁化物的覆盖层,阻止了水中的离子与树脂进行有效接触;另一种是铁以Fe2+形式进入交换器,与树脂进行交换反应,使Fe2+占据在交换位置上,因Fe2+很容易被氧化成高价铁化物,沉积在树脂内部,堵塞了交换孔道。 阴树脂发生铁“中毒" 的主要原因也有以下两种:一是再生阴树脂的碱纯度达不到规定标准,特别是液态碱中含有铁的化合物较多时,更容易使阴树脂中毒;二是水中含有大分子有机物时,容易与铁形成螯合物(即有机铁),它可以与强碱性阴树脂进行交换反应,集结在交换基团的位置上,堵塞树脂的交换孔道,使交换容量和再生容量下降,再生效率降低,再生剂与清洗水耗量增加,进一步导致树脂铁“中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