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处理与离子交换容量
产品名称: D201大孔强碱性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树脂 产品简介: D201是在大孔结构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体上带有季铵基[-N(CH3)3OH]的阴离子交换树脂。主要用于纯水、高纯水制备及凝结净化,还用于废水处理和重金属回收。 理化性能指标: 指标名称 指标 外观 : 乳白至淡黄色不透明球状颗粒 出厂型式 : 氯型 含水量 % : 50.00-60.00 质量全交换容量 mmol/g : ≥3.8 体积全交换容量 mmol/ml : ≥1.2 湿视密度 g/ml : 0.65-0.73 湿真密度 g/ml : 1.060-1.100 范围粒度 % : (0.315-1.25mm)≥95 下限粒度 % : (<0.315mm)≤1 有效粒径 mm : 0.400-0.700 均一系数 : ≤1.60 磨后圆球率 %: ≥90 使用时参考指标: 指标名称 指标 pH范围 1-14 使用温度°C 80 转型膨胀率(Na+-H+)% ≤20 工作交换容量 mmol/L ≥400 运行流速 m/h 15-30 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处理与离子交换容量
离子交换技术有相当长的历史,某些天然物质如泡沸石和用煤经过磺化制得的磺化煤都可用作离子交换剂。但是,随着现代有机合成工业技术的迅速发展,研究制成了许多种性能优良的离子交换树脂,并开发了多种的应用方法,离子交换技术迅速发展,在许多行业特别是高科技产业和科研领域中广泛应用。近年国内外生产的树脂品种达数百种,年产量数十万吨。 离子交换树脂 在工业应用中,离子交换树脂的优点主要是处理能力大,脱色范围广,脱色容量高,能除去各种不同的离子,可以反复再生使用,工作寿命长,运行费用较低(虽然一次投入费用较大)。以离子交换树脂为基础的多种技术,如色谱分离法、离子排斥法、电渗析法等,各具*的功能,可以进行各种特殊的工作,是其他方法难以做到的。离子交换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还在迅速发展之中。 离子交换树脂 离子交换树脂的离子交换容量 离子交换树脂进行离子交换反应的性能,表现在它的“离子交换容量",即每克干树脂或每毫升湿树脂所能交换的离子的毫克当量数,meq/g(干)或meq/mL(湿);当离子为一价时,毫克当量数即是毫克分子数(对二价或多价离子,前者为后者乘离子价数)。它又有“总交换容量"、“工作交换容量"和 “再生交换容量"等三种表示方式。 1、总交换容量,表示每单位数量(重量或体积)树脂能进行离子交换反应的化学基团的总量。 2、工作交换容量,表示树脂在某一定条件下的离子交换能力,它与树脂种类和总交换容量,以及具体工作条件如溶液的组成、流速、温度等因素有关。 离子交换树脂 3、再生交换容量,表示在一定的再生剂量条件下所取得的再生树脂的交换容量,表明树脂中原有化学基团再生复原的程度。 通常,再生交换容量为总交换容量的50~90%(一般控制70~80%),而工作交换容量为再生交换容量的30~90%(对再生树脂而言),后一比率亦称为树脂的利用率。在实际使用中,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容量包括了吸附容量,但后者所占的比例因树脂结构不同而异。现仍未能分别进行计算,在具体设计中,需凭经验数据进行修正,并在实际运行时复核之。 离子树脂交换容量的测定一般以无机离子进行。这些离子尺寸较小,能自由扩散到树脂体内,与它内部的全部交换基团起反应。而在实际应用时,溶液中常含有高分子有机物,它们的尺寸较大,难以进入树脂的显微孔中,因而实际的交换容量会低于用无机离子测出的数值。这种情况与树脂的类型、孔的结构尺寸及所处理的物质有关。 |